|
年末到了,这霾真是越来越多,阿不是,是各种年终盘点、颁奖礼越来越多了呢,冯导前几天不还拿了什么金马影帝(冯导你是要上天呐,拿什么影帝!磕碜哪些个演员呢!)今天捏,圆桌也要颁个年度大奖!最佳演技奖!!(小编你闹呢,就属你自己最爱演了)颁给谁呢?京城15家中小学戏剧社!(什么叫“最能演”,一会儿吓死你)
最近小编看的话剧可算不少,全是中小学生们演的年度大戏,还真不是就凑凑热闹劲的,完全被学生们的表演吓死了,好么!人家不是说多么的演技派,但就是分分钟能把你演哭(老话说得好“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小编真的哭成了傻子!),你不得不承认学生们的表演功力!
有了多次被感动哭了的看戏经验后,小编总结了一下(因为特别想证明自己不是傻子):你们知道,学生们演戏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嘛?其实不是演技,因为大家的演技或许还略显青涩,而是那份未被雕琢的真挚,真的太打动人了!那种掏心掏肺、毫无保留、本真的、一点也不“油”的戏剧表演,你真的见过么?
今天,圆桌年度好戏,最真、最动人的学生戏剧,倾情呈上!
育才学校燎原话剧社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首先要恭喜育才学校的燎原话剧社,今年拿到了金帆话剧团的殊荣。这金帆话剧团是个什么份量呢?欸,就是,反正西城就这么一家!(教育界度娘:“金帆”名号都是由北京市教委来评定的,必须算是北京中小学界最高的艺术荣誉,因为标准非常非常高,每一门类一个区就那么几家,话剧更是少得可怜)
育才学校近期公演《商鞅》剧照~
▼
▼
▼
小编看过两次育才燎原话剧社的表演,最近的一次是在国家话剧院(嗯呐,学生们现在都上大舞台演,很带范儿的)看一次哭一次!(真哭,谢谢)简直场场鼻塞离场(呃,小编虽然姓林,但真不是林黛玉款,泪腺很紧,看大人们演的NB剧也从没掉过一滴泪)。
育才的燎原话剧社(嗯,好的话剧社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2002年就成立了,什么叫“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这十几年来,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个学生戏剧团从成长到成熟,从经典剧目到原创剧目,从学校走向社会……(摔,小编你写啥主持词)育才的老师回忆起燎原话剧社的创团,也是一把辛酸泪呐,说原来没啥钱时,化妆都得自己来,但即使条件简陋,孩子们也演得很用心、很开心。
燎原话剧社《茶馆》剧照~
▼
《公交车上》剧照~
▼
《日出》剧照
▼
《瞬息间的幻影》剧照
▼
今年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燎原话剧社在国家话剧院做了四场专场演出,都非常非常好看!演得好极了。这是《白馍馍》剧照!
▼
《迟到的航班》剧照
▼
《我和爷爷》剧照
▼
《甜甜小英雄》剧照
给大家分享燎原戏剧社一部很经典的原创剧目,叫做《也许明天》(演过NNN次了),小编那是看一次被打动一次(北京市中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时,该剧也获得了金奖),可能因为演的就是学生们自己的故事,所以特别动人!(圆桌之前分享过一版,今天更清晰的新版本送出)
▼
剧情导看:《也许明天》是一部现代穿越剧,讲的是16岁的蔡小羽遇见了31岁的自己,看到15年后的自己和曾经的死党(薇哥和大苗的离开,小编看两次哭两次,疯了)明白了许多……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金帆话剧团人艺老师指导的团,能不好么?!
我们话剧团没有单独取名字,但请叫我们“金帆话剧团”!(嗯,又一个金帆,真的是我必须骄傲,我必须自豪呐!因为也是海淀的唯一)海淀唯一金帆话剧团告诉你,我们的实力也是全北京中学生界“扛霸子”级别!杠杠的!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金帆话剧团,演出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话剧,什么《冰山在融化》、《三块钱国币》、《我们学校的名字很长很长》、《燃烧的梵高》等等,一部比一部卖座,阿不是,一部比一部受好评,除了这些首屈一指的招牌戏之外,还有一些小短剧,for example,《绿色环保行动》……(欸,这个题目听着是不是相当之老掉牙阿,但是!!这部剧已经被大家公演过几百遍了,重点是连春晚的导演娄乃鸣都对这部校园短剧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块钱国币》剧照
▼
啧啧啧~瞧瞧这张力,喂,不是说腿的张力,是说孩们这戏剧表演张力!)
▼
《冰山在融化》
▼
《江姐》
▼
《风华正茂》
▼
《我们的学校名字很长很长》(这个太有意思了哈哈哈哈,确实教进的全名很长很长,小编每次都会落字,所以必须像阎肃老师读校名时那样,注意断好句:北京市海淀区 教师进修学校 附属实验学校)
打造一个非常非常难得的金帆话剧团,当然离不开教进师生们数不尽的汗水和泪水,但也离不开人艺老师们的指点!是的,是我们大北京正宗的人艺!不是别的什么人艺!因为教进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戏剧教育基地!!像郑榕、濮存昕、杨立新、刘章春、孙茜等等等,一众老中青艺术家,都有专门到学校给孩子们做过指导,这点真心羡煞旁人!(有视频有真相 )。
来看看《冰山在融化》公演前的一段宣传片,此处不用评价,请和小编一起“啧啧啧”即可!
▼
再和大家唠个好玩的,教进不是有两个校区嘛,南校和北校,两个校区离得有一丁丁远,南校都是初中的孩子,北校初高中都有。然后呢,人家两个校区都分别有话剧团,坊间称为“南社”和“北社”,排大戏时两社聚一起演。啧啧啧,什么叫“戏比天大”!给真心热爱戏剧表演的学校赞一个!
最后来个友情预告:鼎鼎大名的金帆话剧团,这几天正在紧张排演年末大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敬请关注!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剧照(请叫小编,教育界卓伟,剧照先行送上!)
▼
166中学话剧团北京首个金帆话剧团!!也没什么咯,反正我们是首个!
什么叫全市首个金帆话剧团?就是说,前无古人,我们之后才有来者。小编总有种错觉,就是觉得,好像是因为166话剧实在演得太好了,北京才决定开始评金帆话剧团的(这话肯定是不能这么说滴,但这就是首个!鼻祖!的份量)而且!!!不只是首个金帆话剧团!166还是第一个登上人艺舞台的中学生话剧团(此处应有掉下巴壳动作)。
十周年大戏《青鸟》, 真的是部走心大作!
▼
什么叫做专业!就是演片面包片,我也得表情到位!话说,面包是什么表情阿?
▼
各个年龄段,我们都能演得惟妙惟肖~~~
166的学生话剧团,成立于2005年,今年整整十年!(还记得圆桌前阵子和大家分享过他们十周年献礼大戏《青鸟》不~~嗯呐,圆桌真的是中小学戏剧的脑残粉)盘点这十年戏剧之路,那个履历也是几页word都写不完的咯,嗯今天就小列举几项洋气的:
* 刚建团时,学校就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话剧艺术,并聘请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来校辅导。学生们还自编自导了《大扫除》、《十七岁》等获奖作品。
* 2010年,携手戏剧联盟校在首都剧场承办了“庆祝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团25周年”话剧专场演出,上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全剧。
* 2015年,话剧团赴英参加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话剧节比赛,凭借英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荣获金奖。
* 先后举办24次专场演出,参与各类展演50余次,观众4万多人次,各种问鼎市、区艺术节比赛一等奖,斩获各级各类展演奖项。
* 成为国家大剧院、人艺、中戏等艺术团体的教育基地。
北京二中铎韵剧社近100岁老剧社,比人艺还老的学生剧社!
要不说京城校园话剧重地在东城呢(圆桌绝不迷恋金帆等官方数据,但人真的就是牛,必须承认)!北京二中的话剧社,又是一扛霸子级别,也是绝无仅有的水平!因为人上世纪20年代就成立了话剧社。这叫什么水平?就是说,这个是比人艺成立都早,马上就要百岁的学生剧社!咋就怎么有戏剧历史了?听小编细细说来!
上世纪20年代著名的戏剧家焦菊隐先生,曾经担任过二中的校长(呵呵呵,人校长就是戏剧家,你说怎么比)那时候这个剧社就成立了!!(教育界度娘再给你科普个:焦菊隐,中国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奠基者之一,执导过《龙须沟》、《茶馆》和《智取威虎山》等众多名剧)据说二中戏剧社的成员入社时上的第一课就是:“学演戏,学做人”(真的很深刻)
老早老早以前,嗯大约在冬季,不是,大约在上个世纪,二中就排演了全国首部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走向大海》。进入新世纪以后,铎韵剧社几乎每年都在校园戏剧节中推出戏剧小品专场演出,大家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了《共攀颠峰》、《套中人》、《家园》、《背影》、《西西里的柠檬》等剧目,几乎每部精品都在关注生活本身、叩问生命与灵魂……
今年12月12日,铎韵剧社还受人艺邀请,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演出了老校长焦菊隐先生曾执导的《茶馆》,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好评!
什么叫近百岁学生剧社,请放大看看孩子们这表情,这神态!你们给我说说看,这叫演得好不好!!!
▼
左2这位小伙伴,简直就是“老戏骨”才会有的神态呐!针棒!
▼
哈哈哈我们也玩古装戏里最爱玩的女扮男装~~右一这位姑娘,相当hold得住!
北京中学戏剧是我们的课!每个人都要学表演!
看了前面这几家,中学生的戏剧表演,确实太不足为奇了吧,不过要是把戏剧一直当课程延续下去,就真的相当有意思了!北京中学,尽管建校时间不肿么长,培养孩纸们戏剧的意识真的是相当过人!过去两年时间里(人家建校也才两年哈),小型的剧目就不提了,光是大型话剧《融志》与《群星璀璨》,孩子们就演过N场,这还不算完,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老师们还是童鞋们,每每看完剧那个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反正就是场场掌声雷动,特别带劲!)
今年,北京中学举办了第一届“话剧节”,(艾呀跟你说了,人家是新学校,2年就搞起戏剧节,相当牛了)以班为单位,向全校所有同学、老师及家长展现班级的特色以及同学的风采。其实在话剧课程开展的时间里,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上台演出的机会,每个人都至少体验过一次做“小演员”的感觉(全民戏剧,赞不赞)就在这几天,孩纸们还在为第三次大型话剧展演做最后的准备,这次的观众将是前来参加国际研讨会的外国嘉宾与国内家!!!了不起思密达~~~
话剧节上 8年级同学的 《乌龙山播剧》(根据基督山伯爵改编)
▼
《仲夏夜之梦》演出剧照~
▼
《赵氏孤儿》剧照~
▼
目前学校正在排演的《根之润》
师大二附国际部我们对戏剧的付出无怨无悔!
准备好了么?因为是二附,咱来段诗意的开场白:
“一方由体育馆临时改造成的舞台,一群怀揣着戏剧梦的二附人,一部短小却不失水准的剧本,造就了一场有关戏剧——《唐璜》的视听盛宴。”(不知道唐璜是什么的,先给我去面壁半宿)
短短几年的时间,二附国际部的戏剧社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编导,都为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恩,艰!苦!卓!绝!(舞台都是体育馆临时改的,泪)从最开始翻阅大量资料,最终选定《唐璜》为表演剧目,到后来的张贴海报、选拔演员,再到一次又一次的带妆彩排和磨合,最终到一晚上的完美演绎,他们整整花了一年时间。(亲娘嘿,一年嘞)
时间的磨砺也带来了戏剧近乎完美的体现。聚光灯下的演员们毫不怯场地交流、演出,而台下的观众们虽席地而坐,但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大家都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时而懊恼时而开心(小编跟演员有过交流,确实跌宕起伏,心潮澎湃不已!跟你说了,小编真的是你们的脑残粉)
《唐璜》剧照
▼
谢幕
北大附中戏剧社我们的剧目青春养眼!
请认真欣赏孩子们设计的这张海报,相当潮!“不招新,不能没有声音”这个宣传梗,小编相当喜欢!
北大附中的戏剧社,小编也是老早就有耳闻(和小编很要熟的一孩,每次一问他在做啥子,都说在排练话剧,摔!你们是有多少剧要演)北大附的戏剧社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心社团之一(所谓的“中心社团”,就是说有学校配备的指导老师,然后有单独场地和活动,而且中心社团还要加入选课系统的,所以演员们可以通过选课系统来应征。反正就是规格非常非常高)。
2014年开学之初,北大附的戏剧社就正式升级为中心社团了,由王匡老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小编对北大附的排演剧目,那是相当之心水,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青春禁忌游戏》和《喂,那边的人》,这些剧都严重受到各届校友和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上学期末,大家还圆满完成了中央戏剧学院专业剧目《毒》的场务工作。今年马上就要开始的第五届戏剧节,学生总负责人和开幕闭幕的舞台监督,也都由两位新社长张雯和徐腾担当。(戏剧界的新生力量,感觉正在校园里窜动呐)
看看孩子们公演过的剧目,啧啧啧,《暗恋桃花源》~
▼
《青春禁忌游戏》
▼
《青春禁忌游戏》剧照
▼
▼
《青春禁忌游戏》剧组合影
陈经纶中学分校中学生剧中剧版《四世同堂》,看过么?
看过学生排演《四世同堂》的,但看过《四世同堂》“剧中剧”版么?欢迎来到陈分(陈经纶中学分校思密达的简称咯)戏剧社,人家原来呢,也是打算排演《四世同堂》这个经典剧目的,但是呢,咱经纶学校一向以创新著称(14年前,圆桌某龙编自己在这里读书时,就是这个样子滴,请鼓掌一刻钟)so,怎么着?
如果《四世同堂》是演孩纸们怎么演《四世同堂》(有点绕哈,就是剧中剧嘛,艾呀相信你能懂),是不是有点新意?陈分剧社的孩纸们经过激烈的打斗,阿不是,激烈的讨论,最终《四世同堂》以“学生们进入‘经纶剧社’,排演《四世同堂》”作为事件主线,来表现一个学生戏剧社的成长!真的相当之创意,就是说剧里不仅是真的还要演《四世同堂》,但前面还要讲真实的故事,表现学生们怎么一步步走近戏剧。懂了吧?
介个“剧中剧”的剧名叫做《经纶剧社的那些事儿》,据说光是剧本就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最终的效果绝对是要上天呐!不仅在朝阳区戏剧节中广受好评,还在接受国家大剧院的审核,有机会在国家大剧院亮相喔!
《经伦剧社的那些事儿》剧照
▼
排练现场(就问问你们,右二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惊讶脸)
▼
经伦剧社祝大家新年快乐!(咦这个有点早哈,那就圣诞快乐吧)
东直门中学镜像剧社请叫我们“后浪”戏剧社,前浪你等着瞧!
就和你们说了,好的话剧社是一定会自取雅名的,东直门中学叫镜像剧社,也很好听捏~这是个很年轻的剧社,但是后浪推前浪,前浪那啥的,你们也知道的吧!今年3月,镜像剧社才成立哈(请叫我新晋偶像派+实力派演员),虽说戏剧社是才成立没多久,但人家的戏剧节可是办了很多届!!所以这戏剧实力必须相当之有根基,这不,学校建校八十周年时,戏剧社还挑起了大梁子,完美地呈现了《雷雨》、《茶馆》 、《家》等经典剧目,还展示了自编自导自演剧目:《内在美》、《逆光》、《等你等成一棵树》等众多青春靓丽无极限的作品。
什么叫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小编咱能不在百度上搜戏剧名言么)讲真,这棵大树,有点萌阿~~
▼
怎么样?年轻社团也很帅吧!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戏剧社我们和学校一起成立!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戏剧社,在学校成立之初就创办了(别看木门学校09年才成立,但是戏剧社辣时候就有了),甭管历史长不长,演得好就OK啦。这不,就在上周,学校把话剧《国殇》搬上舞台,讲的是在“百团大战”历史背景下,山西武乡农民家庭两个儿子投身前线保卫国家的故事。
他,其中一位演员,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舞台的效果,不惜得挨打。她,其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由于剧务的小差错导致道具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摆放,但她为了班级,苦苦支撑到那一幕结束。(小编你又犯病,写主持词呐)反正就是想说,这些都是咱话剧团小演员们的艰苦付出!
除了历史剧之外,东直门戏剧社还排演过很多剧种,剧本大多数也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创作,比如美国大片等。(美国大片儿???我勒个老天爷哟!你们真要上天呐)
《国殇》海报
▼
教室里穿这样,相当,洋气!
京源学校春芽剧社本年度最年轻剧社!前途无限量!
OK,The youngest and the most potential student drama club of the year goes to....(晕,学什么奥斯卡)今年最年轻的学生剧社,也就是说最新鲜的、现烤现卖,阿不是,就是最新成立的一个剧社,不得不提,京源的春芽戏剧社!虽然没有近百年的历史,也还没来得及拿什么成绩,但是圆桌要给予深深地鼓励,因为年轻人总是最前途无限量嘛!新新之火,可以燎原!
京源的戏剧社有多新嘞?2015年12月12日,双十二!你还在剁手的时候,成立的!戏剧社取名“春芽剧社”,很有感觉吧!这个名字是著名电影电视艺术家张子扬先生给孩子们取的,是向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李叔同先生所创的“春柳社”表达致敬之意,希望剧社能如春芽一般,让中国戏剧教育的精神在学生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和传承(开什么玩笑,戏剧社作为文化重地,名字必须很有文化感)。
春芽剧社揭牌~
虽是新到不能再新的学生剧社,但春芽剧社已经有了首次公演的经历,第一部公演剧目是诗剧《神圣战争》(高!大!上)该剧以苏联卫国战争为背景,通过女英雄卓娅、青年近卫军无名烈士的感人事迹,吟诵爱伦堡、西蒙诺夫等爱国诗人铿锵慷慨的诗句,歌颂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斗争乃至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伟大战士,表现了被围困900天的列宁格勒军民的不屈斗争和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场景……
《神圣战争》公演剧照~
这个诗剧的排演也是非常辛苦的,高一年级的50多名同学从暑期就开始了排练,在专家导演和学校专业教师张羽思的指导下,整整排了4个多月,才将这部心血之作搬上舞台。
这是其中一位演员的演后感:
在 12 月 12 日我们的神圣战争拉开了帷幕。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即将翻过的一页书,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我愿做徐志摩笔下软泥上的一个青荇,留在柔柔的康河中。我愿做舞台上的一角留在那里。现在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心中满载着“神圣”的收获。
——穆宇佳
啧啧啧,看这文风,什么叫做真正会表演的人都是艺术家!
中学生们爱演吧,阿不是,很能演吧!更可怕的是,小学生们更能演!(小编们回想自己没有戏剧的学生时代,真的是so sad)来,大演员们请陆续退场,隆重有请更让人惊艳的小演员们登场!
中关村一小葵园戏剧社全英演绎《威尼斯商人》!我们确实有点儿牛!
小编看过的第一部由学生们表演的戏剧,就是中关村一小的《木偶奇遇记》了,当时真的看得下巴壳整个大掉,被惊得一愣一愣的。这还是我们啥都不懂的小屁孩们么?!孩们京剧唱得无敌了,然后还要演剧情,懂走位……只是一群小学生呐!中关村一小的这个《木偶奇遇记》在校园界非常非常有名气,真的很特色,将意大利经典童话“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与传统国粹京剧“嫁接”,一群小屁孩,阿不是,是一群专业的小学生演员,在北京舞蹈学院、清华大学等一堆高校演出!还在2014年到访英国汇演!!
欸!不好意思,小编好像离题了,以上都是在说中关村一小的“小梅花”京剧团哈,葵园戏剧社还没有讲到。但同样都是戏剧啦,而且“小梅花”团还是金帆京剧团!(小学生的金帆京剧团,相当神气咯),而且中关村一小从2003年时就开始做京剧教育了!
“小梅花”京剧团公演大型童话京剧《木偶奇遇记》
▼
《木偶奇遇记》剧照
▼
真的都是一水的小学生!演!京剧!
好了,该说戏剧社了。哇喔,小学戏剧社也有好听的雅名,“葵园戏剧社”(因为学校有种葵花哈,所以中关村一小一直有葵园的美称)2012年就成立了,学生通过自主报名,自选表演的方式加入社团,社团成员年龄从8岁到12岁不等,由学校美术和心理专业两名老师担任社长。葵园戏剧社排演过《威尼斯商人》、《灰姑娘》等经典作品(圆桌去年圣诞时不也推送过《威尼斯商人》么,孩们演技相当了得!)今年,《威尼斯商人》要进行第四轮公演了(因为12年就开始演了,每年一轮哈)今年更可怕的是,将全英语公演!(不要这样!简直太打小编脸了,piapia的,英语都快听不懂了,你们还演呢)
《威尼斯商人》上一轮公演剧照。
▼
图中介位主演是被大家公认演技最强的王彬阳,扮演夏洛克(你们懂的,这种反派往往对演技要求非常高!)
▼
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是两位女生反串~
来独家奉送一段中关村一小孩子们最新排演全英版《威尼斯商人》时的彩排花絮,穿棒球衫的这位小演员叫刘才赓,演夏洛克,真的太有戏感了!(因为是“偷拍”的,所以声画比较一般哈,请叫小编教育界卓伟,谢谢)
▼
史家小学剧团10岁孩子演《茶馆》,我们演得一点都不比大人逊!
中学生的剧团有模有样,已经相当之不容易了,更不要提小学的戏剧社团啦(小编觉得,大家能玩好就很好了)但是,看了史家小学剧团的简介,讲真,是真牛!
简介来一份:史家小学小剧团创设于2006年,小剧团自组建以来,共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风尚剧场、社区文艺中心、学校礼堂举行的大大小小的演出几十余场,得到领导及各界来宾的高度赞扬。再亮个剧团大事记,吓吓你:
* 07年5月,排演儿童音乐剧《小熊请客》,在保利剧院上演。同年,根据学生黄景林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校园剧《生命的乐章》,获得北京市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赛一等奖、东城区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在东城区第一届文明礼仪剧展演中获得“最佳感动奖”。
* 09-10年,史小剧团曾六次赴国家大剧院进行儿童寓言剧的展演,演出的剧目《乌鸦与狐狸》、《商人与骆驼》、《农夫与蛇》。
* 09年11月,小剧团排演的儿童歌舞剧《守株待兔》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同年,史家小学教师根据四川灾区学生刘小桦的真实故事创编的校园音乐剧《余震》,获得第十三届学生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一等奖。
* 2012年《新编农夫与蛇》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 2014年《一双球鞋的困惑》获第17届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 2015年12月,小剧团在北京人艺新落成的菊隐剧场上演老舍先生经典剧作《茶馆》第三幕片段。本场演出是为了纪念北京人艺奠基人之一焦菊隐先生诞辰110周年举办的“纪念与传承”公益演出。(十岁孩子演《茶馆》,真本事!)
演蛇的小盆友,小编第一眼看到你这身行头,真是眼前一亮!真是好像哈哈哈~~~
▼
是不是!小编有没有讲假?!你们看这小演员的表情,应该就知道他多有戏了!
灯市口小学“小小马兰花”戏剧社全国首个由小盆友打造的《马兰花》
灯小的戏剧教育,也是不要太有绳命力!在他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带里,学校成立了戏剧社、相声社、金帆合唱团等多个艺术社团(OMG,怎么还整了个相声社,小编下次帮大家去听听看)。“小小马兰花戏剧社”名字可爱吧,这中间还经历过一次换名。(真的很重视我们的戏剧社名字好么)
戏剧社原名是叫“绿苗戏剧社”,今年6月份的时候,灯小学生主演的大型音乐剧《马兰花》登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舞台,这是中国首次由小朋友演给小朋友看的少儿版《马兰花》,连演了三场。所以咯,借这次突破,灯小的戏剧社改名为“小小马兰花”。目前,“小小马兰花戏剧社”由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四校区近百名学生组成,各年级都有戏剧社的学生。
真的是,人小志气大!今年,“小小马兰花”戏剧社的学生还先后参与了全英文音乐剧《公主与豌豆》公演、走进国家话剧院进行国际舞台剧《战马》戏剧体验课,与台湾音乐剧《流浪狗之歌》亲密接触,还在纪念焦菊隐诞辰110周年向经典致敬的话剧公演中进行互动,走进北京人艺公演了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茶馆》……真是,了!不!得!
“小小马兰花”演绎的少儿版《马兰花》登上儿艺舞台~
▼
这“和合二仙”太可爱了~
▼
全英语演出《公主与豌豆》,就一个字,牛!!!
八中附小我们唱起京剧,范儿不要太正!
八中附小(嗯就是原来的福州馆小学哈)的孩子们,唱起京剧来,那真的也是啧啧啧,范儿十足!唱得怎么样先不说,重点是有板有眼,就是京剧那个味儿~
看看二年级小学生演唱《沙家浜》选段,看看这架势!是不是这个味儿?
▼
学生们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唱《桃花村》选段,请认真瞧瞧大家唱段时这神情,小编已词穷,真的只能啧啧啧啧了
一切都是有渊源有根基滴!八中附小早在2005年时就开发了《京剧文化》校本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感受这一“国粹”艺术,从那会儿起,老师就带孩子们系统地学习京剧知识,感知京剧的魅力,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京剧唱腔、京剧形体、戏曲美术等课程。
八中附小还成立了“京剧表演社团”和“京剧打击乐社团”,在中国戏曲学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生、旦、净、丑的表演艺术,并在湖广会馆、梅兰芳大剧院等各个专业剧场舞台上进行过公演!学校也经常组织孩子们到剧院观看京剧表演,从2014年9月至今,大家看了不下20场的京剧专业演出!
学生们在湖广会馆表演京剧《红灯记》选段~
▼
师生在梅兰芳大剧院汇报演出~
▼
八中附小的学生们参加“国戏杯”大赛,和京剧名家于魁智老师合影留念
▼
让京剧走向世界!孩子们,你们真的太棒!
好了,今天就这了,欸~最后再大PS个:所有戏剧社的出场先后,绝无任何排名之分(拜托大家啦!某林编还觉得八中附小的京剧社不要太棒好么),以及由于公号的视频有限(摔!真的只能放三个啦),所以还有一些更棒的戏剧社视频,圆桌今后再和大家分享啦!
还记得一位戏剧社的孩子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梦想这么好,怎么舍得输!”
所以,大家都没有输!排前排后,真的不要紧啦。圣诞和元旦都要到了,祝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统统都幸福!
文/北青报记者 林艳 武文娟 张昆龙
学通社记者/许天悦 王慧君 杨清雅 董红均 徐泽惠 常佳薇
友情支持/张雯 王奕瑄 石畔溪 付娆
圆桌小编为了您的“教育关切”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将继续组织北京青年报的一线的教育跑手们展开热点话题调查,同时推出各类教育咨询答疑解惑,希望您能喜欢。特别说明的是,教育圆桌内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青年报记者的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
|